一:触发场景越多风险越高。
1:淘宝不会单一场景判定S单,同时触发多个场景才会被提示降权,尽可能的规避触发稽查模式,例如淘宝判定违规有10个维度,商家补单超过多少个维度才会被判定违规。所以尽可能的在自己了解多种违规的维度去规避。
例如一个维度:一个S手号可能是黑号,但是他可能也在正常使用购物,但是正常的买家号购买商品的频率肯定比S手要少的多,所以一般商家查号都会限制买家的购物单数,规避的话一般都是:周不过4月不过13. 大部分普通消费者,购物的频率一般都在这个范围左右。
2:店铺基础越差风险越高,基础差补单比例越大越容易违规。所以新店铺新链接前期少一点补单。
3:理论上补单的安全比例一般不超店铺销量的10%。
二:稽查模式
1:店铺
新店铺上来就S很多容易被查
新品2-4天内补单量超多容易被稽查,18年19年之前淘宝是一直不查新品的,现在如果新品上架BD太多容易被稽查,前面4天可以小单量一点。
新品上架直接全做搜索单容易被查,建议多流量入口一定比例的
如果你的店铺最近一个月被抓2次以上,就很容易被抓,这种一般建议停2-3个月,或者多链接少单量。官方稽查一般是按单个链接稽查。
2:账号
违规号:我们说的违规号,是系统打上标签的,例如购物评价差评率很高,如果多次违规就是黑号,如果不S单后,自己真实购买还会变成白号。这种号不是照妖镜这种软件直接累计的违规。就是说淘宝系统说的违规号,不等于照妖镜累计的数据。
关联账号:
传染模型
例如有ABC三家店铺,重复的S手123
A如果运营的好,各方面都把握很好,没有被抓
B如果被抓了,那么重复的S手会被打上S单的标签。
C如果也被抓 ,那么BC两个店铺重复的S单手都会被打上S单标签,那么A就会被莫名其妙稽查到,黑号传染。
所以用查黑号查询这个卖家号每周每月购物单数 。很重要例如一个月不高于13单一礼拜不高于4单。买家号的周单月单自己把控。
行为维度:
数据问题
1:关键词搜索异常,大量用户搜索全标题,自己造词,查生意参谋看到很多全标题或者半标题。单子量大肯定有异常。
建议分散关键词,或者卡各种流量渠道的首屏。
2:转化问题
转换率避免长期异常,不要长期过高。
3:一笔订单多件大坑产,做小坑产基本没什么用。
单笔订单坑产越大风险越高,就像整店一托50被封的很多,现在都降低单笔坑产了。
大金额的退款单S层级风险很大,建议单笔5000以内,例如今天成交成交一万退款单建议在3000以下。
退款单要控制在订单成交金额的比例,不要当天去退,淘宝管控有松紧。一般每年年底退款单S的很多。
因为大部分的权重来自于成交,一部分是收货,
改销量,售后立马退款可能被抓。
现在改销量就是拍下很多销量,30天再退。
4:用户行为
大量买家购买轨迹的成交方式都一样
不能秒拍,很多人让买家浏览,S手不可能按你说
5:不用用户截图,大两买家截图详情容易违规。
规避可以只需要入店前截图 付款截图。
6:菜鸟系KB容易死店。
缺少物流流转信息,直接签收,或者快递代签收的。
规避可以发小礼品或者用邮政顺丰。
7:关联信息,不要找身边朋友去S单,例如:阿里的社交软件 支付宝好友 通讯录好友 都是在社交图谱里面,淘宝都可以可以稽查到。
支付宝资金的走向,不要直接转给S单手,或者直接银行卡转账。
S手不要IP地址一样。
8:地域性
地推S单相对说安全性还是很高的,但是淘宝稽查严,大量的人去拍同一批商品,地区**。淘宝会根据S单入口,那个泛滥就搞那个。
异常设备:
1:单个设备如果多旺旺存在
专门S的一般都有共同点。
同网络,同设备,多账户切换。
2:异常地址,收货地址信息比较模糊
或者授权快递代签的,如果占比量大就有风险
规避方法:验号。查询周拍多少单 月拍了多少单。
三:排查场景
定向排查,就是最近那中S法泛滥可能会排查的严一点,比如定向查退款单,
1级:常规排查,每天都查,只要流程和号没问题一般没事。
2级:特定排查,3月 10月左右双11之前,每年第一个季度和最后一个季度,12月份查坑产,12月份坑产比较高做的人多。
3级:人为排查,类目清洗,18年男装类目排查就是案例。
4级:市场事件,比如315曝光,或者ZF部门行动
正常情况下就是常规排查,注意号的安全性,周不过4月不过13这些 买家号买的越少号肯定越安全,不同的类目排查的力度也不一样。